在5月18日与5月19日的比赛中,RNG与KZ两只战队都祭出了中单刀妹,而且都收获了非常显著的成果,帮助队伍取得开门红。到底是为什么,让刀妹从传统的上单位转到中单位?又是为什么,中单刀妹能够大放异彩?中单刀妹,又该是什么打法?
下面让我们来逐一解决这些问题。
一丶位置转换
关于刀妹从上单位转到中单位置,首先我们就得提到刀妹的对线能力。
比赛还好说,上单坦克居多,战士型也无非就是青钢影,纳尔,船长(多被ban)等,这些都稍微不那么让刀妹难受。面对坦克时,例如塞恩的消耗推线,虫子的推线回复,说实话,刀妹很难有所作为,对着发育吧。自己是个没位移的前期偏脆的刺客型战士,敌方有硬控的上单打野,把你控住黏住(比赛不是那么好秀的)灌你一套伤害很容易死。
再者,面对战士型上单,比赛就不谈了。日常的排位中,诺手,剑姬,武器大师,还有最怕的蛮王等等,刀妹前期很难,甚至占不到便宜。在这个上路人人都可以当哲学家♂的年代,不肉,伤害低的刀妹有点难受。
所以我们要懂得转换思维。很早以前,下路是永远都是飞机对EZ,后来飞机遭受一系列伤害改动,人们也变转换思路,将飞机用于中单。现在的刀妹也是这个道理,上路的日常战士型对抗,没有非常秀操作的刀妹玩家,不吃香。那么,我们何不将刀妹调到中路?事实证明,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二丶优劣势解析
上单刀妹劣势分析:前期伤害低,打伤害需要晕,接Q,接平A一系列的连贯性,说不定还打不死一些坦克。线长,逃生不容易,没有闪只有靠秀。打一波消耗,遇到部分英雄可能回不来。
中单刀妹的优势:
①面对法师和刺客,有灵活的操作,对面脆皮自身伤害也足够。
②中路线短,没有闪现稍微秀一下即可拍屁股走人。爆发性中单,有W可以保证一定生存能力。
③同时,作为一名中单,偏刺客型战士,有了三项已经很变态,不用像上单那样,既需要切进去,又得出防御装保证为团队抗住伤害。
中单刀妹的劣势:
推线不行,占据不了线权,为了补刀可能会被长手中单消耗得很恼火。
瑕不掩瑜,中单刀妹依然强力可用。
三丶打法推荐
(1)符文
中规中矩的一套符文方案,主系精密征服者,伤害的支撑点。副系坚决骸骨镀层蛹化,对线安全的保证
(2)出装
三项血手肯定是必备,春哥也非常重要,主要是上面一套。个人比较喜欢第二件小九头然后春哥或者血手,Q起来一波波的九头蛇黄色波浪很带感!当然其实还是为了刷兵快,团战有些AOE,毕竟一个大招圈住一群人就可以Q好多次了。
(3)打法
线上操作,补刀自然是平A结合Q,Q对小兵有着伤害加持,非常方便我们补刀,尤其是塔刀,而且Q带一点回血效果。
因为面对的是中单,我们可以适当打一些消耗。E技能先放身后,预判对面走位,二段晕住,前期是叠好被动,两层足以,加上E技能命中然后Q过去,我们四层就满了。然后平A,对面反应过来反打之前Q小兵溜走。我们第二个Q不要追着打伤害,是用来逃跑拉开距离的,消耗过程中也不要多贪平A,别偷鸡不成蚀把米。
六级标准连招:KZ的BDD已经为我们演示了
有个小细节,在岩雀没有过来之前,BDD提前A了对面远程小兵一下,然后退回己方小兵身边。等到岩雀过来时,Q之前的小兵刷新Q,丢大招(大招有点小伤害),限制走位,Q上去输出,然后再E就更容易命中。E标记后,再Q,对面交闪最后Q斩杀,一共打了三个Q的伤害,而且这三个Q都是有四层被动魔法伤害加持的,同时还穿插平A,E技能,R技能,点燃的伤害。而且我们也可以利用W打一段远程伤害。相信只要不是加里奥塞恩中单,一般法师或刺客是吃不消我们的伤害的,而且闪现都难走。
团战思路:
RNG小虎的刀妹在比赛中对于大招的使用,是比BDD在19号比赛中使用刀妹时要出彩。
有好几次都成功限制了对方多人。
刀妹的大招,一定要往对面C位身上扔,往人堆里面扔。其实,刀妹的大招有点低配皇子R的味道。作用同中有异,皇子大招主要是有不错的AOE伤害,有地形闪现,没有位移走不出去。
刀妹的大招则是限制敌人走位,很少的AOE伤害,让穿墙走的敌人暂时无法普攻。AD被刀妹大招困住,要么呆在里面输出,要么硬走出墙抱头鼠窜短时间无法还手。
另外,刀妹的反杀能力一如从前,还是因为E技能眩晕机制的存在,同时,W也是我们抗伤的神技,很实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因为我们是一个中单刀妹。前面也说道,推线几乎没有什么优势,所以,我们的游走是个问题。我们对于兵线理解把握一定要到位。不要因为我们无法推线,而长时间滞留在中路动不了身。我们的消耗(Q兵位移,叠被动,上去打一套消耗),我们实际上已经做到了消耗的同时推动了兵线。而且这时候面对我们冲上来的消耗,对面也无法做到推线。所以进攻就是很好的推线方式,选出来,就得玩的快乐,玩的自信!颇有快乐风男的味道。
随着时间长,人们对于刀妹的理解肯定也变多,变深。我们有些小细节,提前A兵到残血做位移等,也可能成为别人打我们方式。所以,深刻理解英雄的不足,是将一个英雄玩到巅峰的基础。